2023 年第 20 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智能安全赛”成功举办 | 「畅吃聚会日」x一汽-大众捷达suv打造人间烟火局,多元玩法撬动跨界营销新可能 | 好心情智慧医疗亮相2023江苏精神科医师年会引发关注 | 华为imaster nce网络数字地图荣获“年度优秀网络&安全产品与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 ”大奖 | 携手3c电器品牌讲好中国故事,2023「中国智造」ip高光出圈 | 抢抓绿色发展新动能——基于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 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 rayshape打造工艺开源3d打印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赋能教育领域发展 | 中国公益组织参与cop28全球对话,推动食物系统向可持续转型 | 联想联合idc发布首份《ai pc产业(中国)白皮书》 全速推进人工智能普惠 | 智慧眼:让反欺诈大数据与医保基金安全同频共振 |
 
当前位置: 新闻>滚动>

抢抓绿色发展新动能——基于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凯发k8官网

发布时间:2023-12-12 10:33:24  |  来源:中国网科学  |  作者:王二宝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第八批南水北调京豫对口协作赴京挂职干部对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开展了调查研究,形成此报告,以供交流讨论。

王二宝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深入落实首都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支撑京津冀能源结构转型、引领全国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率先推进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氢能“独角兽”之都,成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一、北京的经验做法

北京聚焦制、储、运、加、用产业链全环节,加快推进“一南一北”集聚发展的氢能产业布局,南部打造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北部打造氢能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示范区,带动京津冀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一)绿色“制”氢。北京积极谋划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出台《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与布局思路,明确将可再生能源绿电制氢作为重点任务。北京电解水制氢的碱性电解槽技术路线成熟,并不断开展技术研发和工艺优化,逐步提高绿氢比重。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pem)制氢示范站在燕山石化投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与燕山石化光伏电力的耦合,实现了绿氢制取。大兴区作为北京市氢能布局的重要区域之一,发布了“氢十条”2.0版本,探索生物质、绿氨、高温固体氧化物等前沿制氢技术,集聚国氢科技、中电丰业等制氢装备优质企业落户大兴,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建氢能产教融合基地,合作开展氢能产业前沿技术研发攻关。

(二)安全“储运”。北京依托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融资机构等资源优势,鼓励开展氢能储运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新联合体,推动氢能储运技术的突破和升级。建立氢能储运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加强运营保障、质量管控与应急管理,完善安全标准与规范体系,提高检验检测能力,确保氢能储运的安全可靠。2021年,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取得iv型高压无缝气瓶制造许可证,完成首批iv型储氢瓶供气系统交付。我国首条“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起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终点位于北京市,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

(三)便捷“加”氢。北京统筹布局加氢站建设,健全完善相关规划和配套措施,出台《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度超前、供需匹配、安全有序的加氢站供给网络保障体系。出台《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并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支持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持续鼓励行业与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关键设备及核心零部件技术,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开发的70mpa加氢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兴区建成全球日加氢量最大的海珀尔加氢站,日加氢量可达4.8吨,日服务车辆达600辆。

(四)示范“用”氢。北京氢能示范应用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北京冬奥会投入使用816辆燃料电池汽车参与赛事交通服务保障工作,碳排放全部实现中和,是目前全球范围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规模最大、应用场景最全以及氢能技术应用最全面、保障体系最完善、政策标准持续创新的重大示范。2021年,大兴区联合12个市(区)组建的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纳入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名单并获得批复。今年5月,该区再投运1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专线,成为北京市首批运行区属氢能公交的区。位于大兴区氢能示范区的国家电投氢能公司,已实现燃料电池催化剂、膜电极、扩散层、金属双极板、电堆组装等关键技术、材料和部件自主化,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降低了燃料电池成本。

二、几点启示

河南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发展氢能产业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带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河南在我国氢能产业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未来“西氢东送”的重要枢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郑州、新乡、开封、安阳、洛阳、焦作等城市是国家批准的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之一。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对我省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氢能产业生态协调发展。氢能产业的制、储、运、加、用,是生态链条,需要统筹考虑协调推动。借鉴北京在科技研发创新、技术装备产业化、产业创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推广、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研究完善河南省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开展氢能标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全流程监测和全链条监管。加大在科技研发、财税金融、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生态高效融合、快速发展。

二是招大引强产业链企业,带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北京形成协同联动效应,招引国氢科技、中科富海等北京知名的氢能企业落地河南或开展合作。通过全产业链上优选招商,结合本地能源发展实际,选择核心关键环节和高端制造进行布局,在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等补链方面加大培育力度。通过核心技术领域的招大引强,带动河南在氢能领域创新能力的赶超,逐步发展成为氢能产业核心技术的策源地和引航者。加快推动核心创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实际形成投资和产值,形成研发、产业化、应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进一步集聚企业规模化发展。

三是扩大示范应用场景,政府助力加快形成高效市场拉动。建议借鉴北京做法,有选择有重点地推广适当场景应用的氢能车辆,在氢能制备及储运、加氢站建设、运营模式、示范场景等方面重点发力,加大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开放制氢、储氢、建筑供能、车辆使用等示范应用场景,科学控制规模,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应用场景,建立科学评估机制,不断优化调整,达成更好的示范效果。河南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内河航运有资源、有基础,不久前,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首航成功,建议加快推进我省内河船舶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示范。

四是协同氢能产业链发展,打造氢能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化工业、精密制造业、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自身产业链条长且触角广泛,能带动形成数十万亿级产值。要准确分析把握本地区优势,对本地产业集群、技术资源等禀赋有清晰认识,聚焦氢能技术研发转化,发展布局相关产业和企业。关注支持氢能产业细分领域的发展,重点招引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到河南创业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一大批有影响的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构建互补的产业链,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快速发展良好局面。

五是做好氢能供应储备,灰氢绿氢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平顶山、焦作等地区丰富的灰氢资源,出台专项政策,鼓励灰氢提纯等技术发展应用。巩固上游氢源保障体系,按照就近供氢原则,做好储氢工作。在氢能终端设施的建设上,综合考虑车辆运行特征、服务设施、技术水平等因素,做好加氢站选址布局。依托河南交通枢纽优势,适度超前建设一批氢能储存项目和“油、气、电、氢”综合能源站,推动构建智慧化、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整合全省富余风电、光伏发电资源,在有条件地区建设风电制氢、光伏制氢等绿氢项目,拓展绿氢供给渠道,提升绿氢供给比例,推动绿氢规模化发展。

六是引进氢能专业人才,形成氢能产业发展的人才优势。氢能正处于快速发展、不断迭代的关键时期,人才至关重要。出台专门政策,鼓励吸引氢能领域的院士专家、高级技术人才、工程技术人员等不同层级的人才,落户河南、扎根河南,在河南愉快工作生活。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氢能城市、氢能园区、氢能楼宇、氢能农业等试点,让市民、工人、农民等各行各业人士深入接触氢、感受氢、支持氢。拓宽渠道方式,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人人参与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作者系北京市大兴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河南省叶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