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享按摩椅”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作为共享经济发展的产物,共享按摩椅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可谓势头强劲,既能为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的按摩服务与体验,又能为场地提供方拓展创收渠道,集实用性、营利性于一体的共享按摩业务,也得以迅速在车站、机场、影院、商场等公共场所打开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然而,近期引发争议的泰安高铁站普通座椅不足导致游客席地而坐,虽后经官方辟谣“近9成是按摩椅”比例不实,但相对宽大的按摩椅挤占公共候车资源,几乎已成公众共识。事件背后也映射出共享按摩椅市场的不规范发展现状。毫无疑问,针对这一领域的规范化管理亟需加强。“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也于8月17日发文表示,将整改规范多功能候车座椅经营服务,要求候车区按摩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
据爱企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企业名称及经营范围中包含“按摩椅”的企业超5400家。其中,约有2000余家企业注册于5年内,1600余家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人民币以内。从企业类型来看,近5成相关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
从地域分布上看,爱企查数据显示,广东省拥有最多的按摩椅相关企业,拥有超870家;此外,浙江省、山东省均超过380家,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此外,爱企查数据显示,伴随着近年来共享按摩椅市场趋向饱和,按摩椅相关企业注册热情有所减退。2018年至2023年,我国按摩椅相关企业年注册总量逐年走低,由年度增长千余家降至百余家。2023年内,国内仅新增50家按摩椅相关企业。
数据说明:
1、仅统计企业名及经营范围包含关键词“按摩椅”的企业
2、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8月23日
3、数据来源:爱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