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若 (北京体育大学)
近来,89岁的金涌院士实现了“退休再就业”,已经退休的他不甘寂寞,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抖音这个全新的舞台。在抖音里,他坚持用朴实直白的话语讲述循环经济、化工知识、农业发展等“硬核”知识,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迅速成为“顶流”,仅用半年时间就吸引了150多万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享受他的每一节课的同时,更是纷纷留言催促他尽快更新,期盼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观金涌院士的抖音账号,攀升的点赞量和庞大的粉丝群体,无一不体现着普通大众对知识的渴求。在过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入高等院校聆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读懂书本上晦涩难懂的理论。但是如今,借助信息技术的普及,知识传播类的短视频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进入抖音等网络平台,如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刘福江、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河南大学物理学教授戴树玺等,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用简洁的话语表达出来,将难懂的道理用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专业知识讲清楚,采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方式,在知识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这座架在知识与大众之间的桥梁,不仅拉近了知识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更助力缩小知识鸿沟。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目标是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因此,知识传播不仅要面对高水平的精英人才,更要面对不同水平,不同阶级的群体,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知识传播,在面对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群体时,更要让晦涩难懂的“硬核”知识变得更加亲民、接地气,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所有人都“有所学”。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传递科学的魅力,从金涌院士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让知识的魅力在网络空间中永不过时,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知识表现形式,信息技术使得高等教育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既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各类网络平台的支持,也需要知识生产者积极加入到知识传播的队伍中,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内容,努力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加快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时代,知识的魅力将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中持续绽放、接力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