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人体99%的营养需要通过肠道吸收,80%的毒素依靠肠道排出,70%的免疫力依赖肠道发挥作用。这些都与肠道菌群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判断我们的肠道菌群是否健康,如何维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肠内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王化虹指出,维持肠道微生态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与饮食习惯是首要因素,一旦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三生元”的平衡补充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肠内外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王化虹
王化虹指出,人类肠道菌群从胎儿阶段即开始建立,10岁左右肠道的微生态环境基本建立,在20岁左右肠道菌群达到高峰,40后肠道微生态逐渐产生细微变化。但总体而言,在保持正常饮食及生活状态的情况下,我们的肠道菌群相对较为平稳。在患有一些疾病(如病毒感染等)期间,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情况下,肠道菌群才会遭到破坏。目前通过大便常规及球杆比的检查可以判断肠道微生态是否处在健康状态,大肠杆菌为人类肠道主要菌种,其球杆比一般为1:9或者2:8,如果球杆比在4:6左右时提示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王化虹提示,保持肠道微生态健康一方面营养均衡的饮食及有规律的生活至关重要,尤其是每逢节假日,饮食不规律、熬夜等情况较为普遍,对于肠道菌群有一定的伤害,需要注意;另一方面特别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该类药物极易杀伤肠道的正常菌群,短暂使用抗生素药物造成肠道菌群失衡的问题不大,但如果长期使用使得肠道菌群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将影响到人体的代谢。
当确定肠道菌群已出现失调等情况时,王化虹表示,从临床而言,适当补充诸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对于人体有益的菌种对于保持肠道菌群健康是有利的:“益生菌顾名思义是对人体有好处的菌种,这种菌种的生存也需要摄入,益生菌的‘口粮’则被称之为益生元,如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菊粉以及低聚果糖等。益生菌在摄入益生元后可维持较好的代谢,以保障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健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益生菌代谢或者死亡后产生的物质对于人体肠道菌群也有一定的益处,此类物质称之为后生元。益生菌与益生元联合使用,即为合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与后生元联合使用则成为“三生元”。这三种物质对于人体肠道微环境健康的保持都很重要。”
市面上益生菌类产品层出不穷,我们该如何选择?王化虹提出三点建议:
1、菌种选择;对于益生菌制剂目前的要求是含有益生菌的种类要足,最好涵盖的益生菌种类有8种左右;
2、益生菌含量:一般而言,益生菌含量应当在10的十次方以上才足够用于人体益生菌的缺乏;
3、注意后生元的补充:补充一些后生元,对于益生菌的生长与功能发挥都有帮助。
目前,全球微生态健康科技创新也在不断加速。今年2月,国际益生菌协会(ipa)将后生元纳入协会研究范围。对此王化虹指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临床数据来看,相较于传统益生菌产品单一的补充定式,“三生元”从供养 补给 防护三个维度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更有助于支持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