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齿轮转动智能制造大世界,草根演绎创业传奇故事 | 北京国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投标保证金自动退还功能 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 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 | “光”聚北京,“电”亮未来 | 第五届世界光子大会盛大开幕 | 携手共创智能制造新纪元,欧姆龙与格力智能装备成功签约 | 抖音发布奥运期间文明观赛的倡议 | 抖音发布奥运期间文明观赛的倡议 | 为奥运加油!舒华体育携手天猫举办“点亮巴黎”跑步盛宴 | 赛力斯智能安全行业领先 问界m9引领汽车安全新标准 | 深睿医疗多模态集成算法在肺部感染精确诊断方向取得重大突破 |
 
当前位置: 新闻>滚动>

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凯发k8官网

发布时间:2024-07-25 14:03:00  |  来源:中国网科学  |  作者:褚清源  |  责任编辑:科学频道

“怎么过好我的一生?”

这原本是一个人可能在某个人生节点发生的一次“灵魂之问”,但在均优教育所运营的广西贵港博雅公学,这是五年级学生要与老师一起深度参与的一个超学科学习项目。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会经历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虚拟场景,不仅可以解决快速阅读、小数乘除法等学科知识问题,还可以解决发现自己的优势并确定人生目标等大问题。项目最终以每个学生诞生自己的一本精美自传《我的一生》结束。

这样基于真实问题,有核心任务和成果产出的项目显然更具召唤性,不仅注重生活目标的设定,还兼顾学科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求知,在协同探究中成长。

图片1.png

像这样的超学科学习在贵港博雅公学小学部已经覆盖了60%以上的课时,成为一场常态化的教学实践。这是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素养表达”,是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精神的生动样本,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样式,呈现了基层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气象。

这样的实践探索彰显了四大特质:

一是以“素养导向”重塑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上,指向人的核心素养发展。这也是新旧教学的根本分水岭,意味着新时期的学校教学必须由以前的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素养导向的教学必然体现在“实践育人”和“综合育人”上,而传统的学科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贵港博雅公学打破“课时主义”,把学科打开,把课堂打开,逐步实现了从学科内整合到跨学科整合,再到超学科整合的升级。如果说过去学科就是整个世界,那么现在的超越学科学习意味着与学生相遇的整个生活都成为课程资源。但贵港博雅公学的实践者还有更重要的提醒,这一切的改造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把人放在最中央”是飘扬在超学科教学上空的一面旗帜。

图片2.png

二是以“做事思维”改造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教学活动上,强调学科实践,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意味着育人方式要逐步“变轨”到实践育人上来,意味着具体的课程教学要从“做题”中解放出来走向“做事”,以做事来统领和整合教和学。贵港博雅公学的超学科学习是作为“改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存在的。在这里,学习和做事是同时发生的,学生在做完整的事,也在完整地做事,在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回到儿童的真实生活和经验世界,从“学以致用”走向了“用以致学”,实现了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内容变革的统一。

图片3.png

三是以“动词思维”理解“理解”。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这告诉我们,“理解”的核心在于“可迁移性”,理解是“超越信息本身”的,只有能够在真实问题和情境中迁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意味着实现了“理解”。贵港博雅公学的超学科教学实现了“为理解而教,为迁移而学”。在这里,“理解”不仅是一个名词,更重要的是一个动词。动词的理解指向过程,而名词的理解则指向结果。当我们以“动词思维”来理解“理解”的核心旨意时,理解便被重新定义了。

图片4.png

四是以“产品思维”实现知识管理。

贵港博雅公学不仅形成了覆盖小学各个年级的50多个主题学习资源、知识清单、学生手册,还研发了配套的教师手册和教师培训课程。这是均优教育集团以该校为基地,组织力量历时多年行动研究,形成一套有理论引领和结果印证的落地体系,是整个教师团队融合教研、协同众创的结果。均优教育团队的不仅让教师实践知识可视化、成果化,将实践成果标准化,向知识产品转化,还通过集团的平台运营让知识流动起来,让这些成果被更多人看见和应用。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贵港博雅公学的这个案例,不仅完成了一次课程教学实践的创新,还实现了好分数和好素养的兼得。这让我们看到了基层教育力量的更多可能性,也更多一线教师坚定了变革的信心。

图片5.png

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贵港博雅公学的学生透过超过学科学习遇见了五彩缤纷的生活,学生的知识学习一旦超越学科之后便可能看见更辽阔的生活和世界,便可能在生活中走向创造,在创造中实现更完整的成长。(作者系中国教师报记者--褚清源)

网站地图